110
|
1946-12-01
|
增加農民收益,從35/36年期起,採用分糖比率計算糖價辦法,以代替日人限價收購原料政策。分糖比率訂為農民得48%,公司得52%。
|
111
|
1946-11-30
|
本年陸續修復17所糖廠參加35/36年期製糖。
|
112
|
1946-08-01
|
|
113
|
1946-05-01
|
5月1日,本公司在上海成立。
|
114
|
1947-01-19
|
1月19日,本公司自上海遷設台北,在上海改設辦事處。
|
115
|
1947-05-01
|
5月1日,「台糖通訊」旬刊創刊,以報導消息、溝通見聞、交換意見、聯絡感情為宗旨,由經濟研究室負責編輯。
|
116
|
1947-06-01
|
6月,臺灣砂糖開始外銷,全年輸出數量為1,300噸,大部分銷往香港、新加坡及爪哇等地,最高銷售單價曾達每噸125英磅。
|
117
|
1947-12-01
|
36/37年期起,分糖比率提高為50:50。
|
118
|
1947-11-30
|
修復損壞嚴重之糖廠,除恆春廠因規模過小保留待修復外,另17廠陸續復工並投入36/37年期製糖。
|
119
|
1948-09-09
|
9月9日,本公司報奉工商部核准登記為「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」。
|
120
|
1948-08-20
|
|
121
|
1959-11-26
|
11月26日,經濟部農業化工廠在經過三年多兼管後正式併入本公司。
|
122
|
1949-09-27
|
9月27日,省政府公布「臺灣省蔗糖業管理規則」,沿用4年之「臺灣糖業令」同時宣告廢止。
|
123
|
1949-08-01
|
8月,總公司台北市漢口街辦公大樓完工啟用。
|
124
|
1950-04-01
|
4月間,資源委員會派楊繼曾為本公司董事長。6月,董事長楊繼曾奉令兼任總經理。
|
|
125
|
1951-12-01
|
苗栗糖廠撤銷。
|
126
|
1951-10-01
|
10月1日,在台北市召開本公司首次股東常會。
|
127
|
1951-01-01
|
1月,本公司內部增設鐵道室及會計處,並成立農業工程處,以推進農業機械化。
|
128
|
1951-01-01
|
1月,政府派李崇實為本公司董事長。
|
129
|
1952-01-01
|
與「大日本製糖會社」、「日商會社」、及「日糖會社」三機構合資在日本創辦「臺灣糖蜜股份有限公司」,以便利糖蜜直接輸出。
|
130
|
1952-01-01
|
本年世界糖價轉趨低潮,復以省內米價上揚,種蔗推廣困難,本公司毅然決定全力推廣新品種N:Co310,使臺灣糖業轉危為安,奠下臺灣糖業發展基礎。
|
131
|
1953-07-01
|
新竹糖廠7月撤銷。
|
132
|
1953-07-15
|
7月15日,聯合國首次召開國際糖業會議在倫敦揭幕,新糖業協定於會中順利產生。我國獲得基本出口配額60萬公噸,並當選糖協理事會執行委員。
|
133
|
1953-01-28
|
1月28日,西螺大橋竣工通車,4月25日糖鐵自台中至屏東行全程試車。
|
134
|
1954-07-30
|
7月間成立種畜場,負責種豬之提供與畜牧經營方式之試驗。
|
135
|
1954-07-01
|
7月1日,員工訓練所在彰化溪州設立。
|
136
|
1954-01-01
|
英文台糖雜誌(TaiwanSugar)創刊。
|
137
|
1955-07-01
|
7月及9月,臺灣省製糖產業工會聯合會及臺灣省蔗農服務社先後成立。
|
138
|
1955-02-01
|
2月響應政府都市疏散計畫,本公司部分處室遷彰化溪州辦公。
|
139
|
1956-12-14
|
世界糖價回升,12月14日國際糖協在倫敦舉行緊急會議,決定增加出口配額,我國獲明年輸出配額72萬7,839噸。
|